redis写频率限制-redis限制每分钟请求数量(9-10-85)
更新时间:2025-01-24 分类:Redis 浏览量:2
Redis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三分钟读懂redis数据库
- 2、redis常见问题
- 3、大厂面试题详解:如何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?
- 4、mysql和redis的并发能力
三分钟读懂redis数据库
什么是Redisredis是一个nosql(not only sql不仅仅只有sql)数据库,翻译成中文叫做非关系型型数据库。什么是nosql?NoSQL,泛指非关系型的数据库,NoSQL即Not-Only SQL,它可以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的良好补充。
redis的所有数据都是保存在内存中,然后不定期的通过异步方式保存到磁盘上(这称为“半持久化模式”);也可以把每一次数据变化都写入到一个append only file(aof)里面(这称为“全持久化模式”)。
Redis数据库是NoSQL是一种,在分布式数据库的CAP原理中,Redis满足强一致性和高可用性,强一致性就是要保证数据的质量,高可用性即稳定性,本文简单介绍了非关系型数据库是什么、能干嘛,与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。
Redis是一个开源的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,它可以用作数据库、缓存和消息中间件。redis目前业界还是多把它当作一个分布式缓存数据库在使用。
redis常见问题
1、以下是Redis常见的性能问题有哪些?Master写内存快照,save命令调度rdbSave函数,会阻塞主线程的工作,当快照比较大时对性能影响是非常大的,会间断性暂停服务,所以Master最好不要写内存快照。
2、缓存击穿 缓存击穿是指一个请求要访问的数据,缓存中没有,但数据库中有的情况。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缓存过期了。
3、Redis中的Map被误删除:在某些情况下,可能会出现误删除Map的情况,例如在操作时误执行了DEL命令或者使用了错误的键名。
大厂面试题详解:如何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?
1、直接使用 set(key,value,NX,EX,timeout) 指令,同时设置锁和超时时间。 以上两种方法,使用哪种方式都可以。 释放锁的脚本两种方式都一样,直接调用 Redis 的 del 指令即可。
2、可以尽量把锁自动过期的时间设的冗余一些。但也不能彻底解决。可以在删除锁的时候先get值,判断值是否是当前线程存的随机值,只有相同才执行删锁的操作;当然也要使用 lua 脚本执行来保证原子性。
3、如返回1,则该客户端获得锁,把lock.foo的键值设置为时间值表示该键已被锁定,该客户端最后可以通过DEL lock.foo来释放该锁。如返回0,表明该锁已被其他客户端取得,这时我们可以先返回或进行重试等对方完成或等待锁超时。
4、如果想要实现可重入的分布式锁的话,需要在设置value的时候加上线程信息和加锁次数的信息。但是这是简单的思路,如果加上过期时间等问题之后,可重入锁就可能比较复杂了。
5、使用分布式锁要满足的几个条件: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(关键是分布式,单机的可以使用ReentrantLock或者synchronized代码块来实现)共享资源(各个系统访问同一个资源,资源的载体可能是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或者NoSQL)。
6、原理很简单,set 一个 锁-key,如果成功则说明加锁成功,反之则失败。
mysql和redis的并发能力
假设持久层的缓存使用的是 Redis,数据库使用的是 MySQL,MySQL 的最大并发度可以预估为 1000 左右,以千为单位。Redis 的最大并发度可以预估为 5W 左右,以万为单位。
缓存,必须得用缓存 大部分的高并发场景,都是读多写少,那你完全可以在数据库和缓存里都写一份,然后读的时候大量走缓存不就得了。毕竟人家redis轻轻松松单机几万的并发,没问题的。
mysql和redis的数据库类型 mysql是关系型数据库,主要用于存放持久化数据,将数据存储在硬盘中,读取速度较慢。
如下图(以Redis和Mysql为例),两个并发更新操作,数据库先更新的反而后更新缓存,数据库后更新的反而先更新缓存。这样就会造成数据库和缓存中的数据不一致,应用程序中读取的都是脏数据。先删除缓存,再更新数据库。
redis中也是有事务的,不过这个事务没有mysql中的完善,只保证了一致性和隔离性,不满足原子性和持久性。redis事务使用multi、exec命令 原子性,redis会将事务中的所有命令执行一遍,哪怕是中间有执行失败也不会回滚。